•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领导
      • 学院视频
      • 联系方式
    •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师资队伍
      • 在读青年博士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专业介绍
      • 教学风采
    • 党建园地
      • 组织机构
      • 支部活动
      • 习语福祉
    • 学生工作
      • 团学工作
      • 健康科普
      • 资助育人
      • 学生风采
    • 实践教学
      • 办学条件
      • 实训环境
      • 实习实践
    • 招生就业
      • 招生简章
      • 历年分数
      • 就业情况
      • 招聘信息
      • 毕业生风采
  • 长春人文学院
  • 虚拟仿真平台
  • OA系统
  • 咨询电话:84575766
  • 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张兴海校长在护理福祉学院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 ——建设福祉特色大学,培养福祉特质人才

    发布时间 : 2025-05-22 20:25

    时间地点:05月14日 15:30-16:30 图书馆报告厅

    全文概要:

    本次报告会聚焦长春人文学院的福祉特色大学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以福祉为特色的民办大学,学校在董事长穆树源先生提出培养福祉人才理念的基础上,致力于建设福祉特色大学、培养具有福祉特质的人才。目前,学校正推进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计划在学院层面开设福祉专业课程,强化人文精神在护理等专业中的作用,提升教师质量,推动人工智能福祉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以促进福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校长张兴海受邀为护理福祉学院全体院领导、教师、学生开展相关主题讲座,内容涵盖福祉理念及在中国背景下的发展、学校建设福祉特色大学与培养福祉特质人才的原因,以及学校建设过程中各部门、专业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

    一、福祉的概述

    “福祉”是一个极具美好寓意的词汇,它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以及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所向往的生存与生活状态。在中国古代,福祉便已被提出,但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它更多地只是社会文人的憧憬和社会民众的梦想,难以真正在社会中得以呈现。而现代意义上的福祉,是整体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文明程度的体现,具体到每个个体,是一种令人较为满意的高级生活与生存状态。

    福祉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更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新高度。随着人类生活水平从小康向富裕迈进,社会整体和成员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然而,生活福祉并没有完全满足人类的所有需求,因为人类是高级动物,既是现实生活的存在者,又是否定现实生活的超越者,个体需求汇聚成社会需求,进而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文化力量。长春人文学院所提出的福祉概念,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者所理解的针对老人、妇女、儿童、残障、贫困等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我们认为后者尚未达到社会福祉的层次,福祉应是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中国的飞速发展与人们对生活的更高需求

    中国的发展与进步举世瞩目。尽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存在“中国威胁论”,但中国人凭借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谦虚谨慎的态度,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美贸易战的爆发,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更展现了中国强大的社会财富、优越的社会制度和先进的科技力量。印巴战争的爆发,也促使世界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张兴海校长在担任大学领导期间,曾访问欧洲、美国、俄罗斯和韩国等发达国家,他发现中国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并不逊色于西方发达国家。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未来我们需要在不断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福祉问题,即满足人们对更好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这便是福祉的核心内涵。

    三、福祉的内涵与思想

    福祉包含多层深刻内涵:

    其一,福祉是人的一种美好生活愿望,它源于人们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其二,福祉是人类生存的一种状态,它不仅仅是个体的愿望,更是整个社会成员所共同呈现的生存状态。

    其三,福祉是一个不断进步的社会制度生成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社会分配制度、文化制度、参与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确保社会的奋斗与努力围绕着人们的福祉展开,并规范人们享受福祉的方式和途径。

    其四,福祉是一种现实行动,需要国家、社会、集团、家庭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共同创造福祉、享受福祉。

    其五,福祉是未来的一种社会形态,它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

    张校长强调,福祉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将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追求目标。

    四、基于福祉思想的长春人文学院建设

    长春人文学院以“福祉”为办学特色,董事长穆树源先生早在多年前就提出培养福祉人才的理念,并建立了 4 个福祉学院。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学校深刻认识到,走特色发展道路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社会声誉的关键。学校领导层深入研究董事长提出的 “福祉人才” 培养理念,明确将建设具有福祉特色的大学、培养具有福祉特质的人才作为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

    张校长指出,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高校,走特色发展道路都是必然选择。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学校深刻体会到创新对于企业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特色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特色能够为质量赋能。长春人文学院将福祉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从学校定位、特色建设、大学文化、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培养到科学研究,都将福祉作为重点和特色,全力投入和支持,力争在 3-5 年时间内,将学校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具有福祉特色的大学,培养出具有独特福祉精神、价值和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五、基于福祉思想的福祉特质人才培养

    在培养具有福祉特色的人才方面,张校长指出,学校的护理专业是典型的福祉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具备福祉特色的基础,更要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仅提供技术服务,还要具备责任意识和价值引领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服务。同时,学生自身要对福祉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积极的心态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张校长还分享了参与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的经历。他与协会会长交流时指出,当下医院需求已发生转变,不再局限于传统技能型护士,更亟需兼具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及管理人才。基于这一行业趋势,校长提出两项重要计划:一是与中智公司建立合作机制,定向输送具备福祉特质的高质量护理学专业毕业生,为企业注入兼具实践能力与人文关怀的新鲜血液;二是在未来人才培训体系中,优先将优秀毕业生纳入单位行政管理岗位培养序列,并将我校设为重点招聘基地。

    张校长借此鼓励护理学专业学生,珍惜大学阶段的知识积淀,不仅要扎实掌握护理专业技能,更要深入理解福祉理念的内涵,将人文精神融入职业素养,以专业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以福祉意识创造高质量的职业发展状态与生活境界。

    六、基于福祉思想,下一步发展计划

    张校长强调,福祉人才应兼具技能、精神和价值观,即具备福祉精神和福祉价值观。目前,学校正着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每个专业都要围绕福祉特质,结合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模式和方法。接下来,学校预计召开 36 个专业的负责人会议,进一步督促和研究相关工作。

    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学校将开设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的系列福祉专业课程,专门讲授福祉精神。以护理学专业为例,将开设 “护理福祉学” 课程,重点探讨如何在护理学科的各个环节融入和渗透人文精神,将职业精神、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与专业教学和学生学习相结合。这是一项具有挑战性但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学校将以福祉思想为核心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形成长春人文学院独特的课程思政特色。

    在教师发展方面,学校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福祉知识和技能教育,计划建设首批 50 个福祉课堂,并将其作为学校课题进行资助和研究。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深入理解福祉理念,用福祉理念赋能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在压力面前找到生命的意义,提升自身的福祉素养,打造一支具有福祉素养的教师队伍。

    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学校以福祉为核心,去年设立的 106 项校级科研项目中,70 项涉及福祉研究,教学系统开展了 36 项福祉教学研究课题。5 月份,学校计划召开全校福祉研究和教育研讨会,邀请 6 位院长围绕 “福祉理念与学科发展” 发言,通过科研和学术交流提升学校福祉理念的影响力,力争在我国福祉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占据主流地位。从学科发展角度,学校计划首先从社会学角度,申报社会工作学专业下的二级学科,逐步支撑中国福祉学科建设。

    在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建议组织相关学术讨论,营造人文氛围,鼓励师生共同参与,并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校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要渗透福祉精神、价值观和意识,打造学校的特质和特色,提高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为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社会有贡献的福祉特质应用型人才负责。

    总之,学校的发展战略是建设具有福祉特色的大学,培养社会急需的、面向未来的、具有福祉特质的应用型人才。张校长殷切希望护理福祉学院的教师和学生通过本次报告会,主动增强福祉意识,提升福祉技能和文化精神素养,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强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具备福祉特质的应用型人才。

    撰 稿:护理福祉学院

    图 片:护理福祉学院

    排 版:房 璐

    初审一校:满一兰

    复审二校:赵柳依

    终审三校:甄献浩

    长春人文学院
    0431-84575433 
    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