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福祉文苑】德医双馨 自律克己:护理学子的福祉追寻与仁心修行
发布时间 : 2025-05-13 19:19
元玥,女,21岁,现任校大学生自强委员会学习督查部负责人、护理福祉学院青马协会实践部负责人、班级生活委员,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在护理学的浩瀚海洋中,"德医双馨"与"自律克己"不仅是职业的准则,更是照亮福祉之路的明灯。作为一名护理学子,我深知每一次穿刺、每一句轻声安慰,都是技术与仁心的交融,是对患者生命福祉的庄严承诺。
一、德为福祉之基:仁心化育生命温度
在实训室的灯光下,我们反复练习着看似冰冷的护理操作,却在这些机械的动作中,悄然埋下了温暖的种子。当我的手指第一次触碰到模拟手臂的"血管"时,老师轻声提醒:"记住,你练习的不是技术,而是对生命的承诺。"
每一次消毒棉球的擦拭,都想象着为患者驱散寒意;每一次穿刺角度的调整,都思考着如何减轻可能的疼痛;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在心里对"患者"说声抱歉。实训室里此起彼伏的"对不起,我再试一次",不是怯懦,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当我们将操作流程内化为肌肉记忆时,更要将人文关怀刻进本能。技术可以练习,但仁心需要滋养。那些在模型上留下的针孔,终将成为临床实践中守护患者福祉的印记。实训室里的每一次练习,都是为了让未来的每一次真实接触,都能传递护理最珍贵的温度。
二、自律为福祉之盾:克己以筑专业长城
在护理实训室的晨光里,我反复练习着静脉穿刺的动作。止血带的松紧、进针的角度、抽血的节奏,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准把控。老师说:"技术是冰冷的,但你们的手必须是温暖的。"于是,我在每一次练习中都告诫自己:多一分自律,患者就少一分痛苦。
自律不是简单的自我约束,而是对生命的庄严承诺。当同学们结束练习离开后,我仍留在实训室,在模拟手臂上寻找最细微的血管;当周末别人休息时,我对照着解剖图谱,将每一条静脉的走向深深刻进脑海。这些看似枯燥的重复,都是在为患者的福祉筑起坚实的城墙。
真正的专业,源于日复一日的克己与坚持。那些在无人见证时依然保持的严谨,终将在关键时刻化作守护生命的力量。自律之盾,不仅保护着我们的职业操守,更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与尊严。
三、德技相融:福祉之光的双重折射
在护理实训室柔和的灯光下,我注视着模拟手臂上若隐若现的蓝色血管。手中的针管在灯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冷光,而我的掌心却因持续练习而微微发烫。这一刻,我忽然明白:护理的真谛,正在于让技术的理性之光与仁德的温暖之光完美交融。
实训室墙上的南丁格尔画像静静注视着我们的练习。她手中的油灯,既照亮了技术的道路,也温暖了患者的心灵。这盏穿越时空的明灯提醒着我们:唯有德技相融,护理才能真正成为一门温暖的科学,一种有技术的艺术。
四、以心传灯:福祉之道的永恒追寻
我轻轻摩挲着那本已经卷边的实训笔记。纸页间密密麻麻的字迹里,不仅记录着各项操作要点,更藏着一个护理学生最真挚的初心。那些被荧光笔反复标记的重点,那些因反复翻阅而模糊的页脚,都在诉说着我们对这份职业的虔诚。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护理机器人或许能精准完成各项操作,但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指尖的温度。当我们在深夜为患者掖好被角,当我们在疼痛时握住颤抖的双手,当我们在绝望时送上坚定的目光,这些细微的温暖才是护理最动人的注脚。这盏传承了百年的心灯,此刻正在我们手中跃动,照亮着一个又一个需要抚慰的灵魂。
针尖下,流淌着护理最深邃的哲思:德如舟,技为桨,自律是罗盘,共同载着患者驶向福祉的彼岸。愿我们永远铭记——每一次穿刺,都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一次克己,都是对仁心的淬炼。在这条追寻福祉的道路上,我们治愈他人,亦被生命治愈;我们照亮黑暗,亦被微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