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护理福祉学院走进东北抗联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 2025-04-28 12:20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继承革命传统,汲取奋进力量,4月26日下午,护理福祉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李鹤带领学生干部代表、入团积极分子、以及学院“阳光”读书协会、福祉天使志愿者协会、青马协会学生代表,一同走进长春莲花岛影视休闲文化园,开展“传承革命星火,重走抗联之路”主题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创新采用“历史重现+实践服务”双轨并行模式,通过情景化教学与志愿实践深度融合,旨在让学生们在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中,汲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养分,奏响新征程上青春报国、践行福祉文化的时代强音。
在护理福祉学院的教育理念中,福祉文化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它强调关爱生命、守护健康、奉献社会,致力于为人们带来全方位的幸福与安康。而此次研学活动,正是将这一理念与东北抗联精神深度交融,让学生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探寻福祉文化的深厚内涵。
1、实景史诗淬炼初心
在山窝剧场,大型抗战实景史诗剧《抗联抗联》缓缓拉开帷幕。全剧以抗联战士“石头”的回忆为叙事主线,融入马术、爆破、武术与沉浸式舞台科技,诉说了一段可歌可泣,可敬可仰的抗联神话。当“打跑鬼子,捍卫家园”的口号穿透硝烟,当写着“还我山河,保家卫国”白布被战士们拉开,现场学生无不热泪盈眶,鼓掌呐喊。
剧末,五星红旗挂满山头,抗联战士“石头”缓缓自述,“革命星火相传,红色生生不息”的精神被深刻具象化。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抗联将士“未惜头颅新故国”的忠贞信仰更为可触可感。剧毕,24级护理三班的朱柏潼同学感慨到:“当看见无辜百姓倒于血泊,抗联战士摔下战马时,多希望我可以用所学的护理知识来帮助他们啊!回到校园后,我必将更加认真的学习护理知识,将这份救人的技术实践于未来!”
二、将军雕像见证忠魂
苍松翠柏掩映的纪念广场,杨靖宇将军雕像巍然矗立,庄严肃穆。左手抚摸枪套,右手握持望远镜的姿势是杨靖宇将军智勇双全、高大无畏的生动写照。
讲解员动情讲述:1940年寒冬,将军孤身奋战五日五夜,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在为祖国的自由而不懈奋斗,但他的胃中仅存棉絮草根。凝视将军坚毅的面庞,学生们自发列队三鞠躬,感谢着杨靖宇将军与千千万万的抗联战士的热血捍卫与无私奉献。礼毕,青年学子挺直脊梁,心中暗暗许下誓言今后要继承先烈们的精神与意志,为建设祖国而不懈奋斗。
三、历史遗存解码精神
走进东北抗联主题区,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二十六中学教室场景复原区,黑板上方“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遒劲大字赫然在目,那是镌刻着烽火年代的青春誓言,是抗联时期青年学子的生动写照。而来到抗联老物陈列馆,一排排时钟无言诉说着抗日十四载的点滴,锤子、镰刀、剪子不仅是生产者的助手,更是革命人的武器,当生产工具化作战斗武器,东北抗联将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变普通劳作为武装斗争”的壮丽史诗。触摸这些带着历史温度的革命文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抗联精神既是刺破黑暗的利剑,更是滋养初心的沃土。
本次活动通过“情境浸润 - 情感共鸣 - 精神升华”的三维教育模式,成功实现了红色基因的活化传承。护理福祉学院的学生们深刻领悟到,东北抗联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更是新时代干事创业、践行福祉文化的力量源泉。护理学子们决心将“勇赴国难、自觉担当、顽强苦斗、舍生取义”的抗联精神,转化为在护理领域攻坚克难、践行福祉文化的实践动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属于新时代护理人的“抗联新篇”,为增进人民的福祉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